七氟丙烷滅火系統的關鍵問題,這些問題比較重要卻特別容易被忽視,以下就是為大家整理出的一些材料。
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端,跟著全球淘汰“哈龍”產品的熱潮,“FM-200”氣體滅火系統開端在中國大陸商場出售。到本世紀初期,國內相應的產品---“七氟丙烷”氣體滅火系統從藥劑到設備開端國產化,到現在為止國內幾乎一切氣體滅火系統出產廠家都有自己的“七氟丙烷”氣體滅火系統產品,仿佛該產品的一切技能問題都已被咱們把握,任何一個廠家都具備了出產、規劃該產品的才干。那么實踐情況是否如此呢?
進口FM-200系統VS國產七氟丙烷系統
那么在這些差別上,是進口設備過于保守,仍是國產設備更為先進?
多個在用項目無法完成有用噴放
從項目實踐運用來看,咱們國產設備在運用中存在大量的組合分配規劃。一些項目中,同一滅火系統維護的多個區域存在間隔不等,容積不等的情況,且容積的差異多在數倍以上。外表上節省了大量的出資,但實踐滅火效果卻無法驗證。
為此,咱們運用國內權威部分供應的相關專業規劃軟件,對多個在用項目進行了規劃復核,結果并沒有出乎咱們的預料,適當一部分維護區底子無法完成有用噴放。
忽略或誤解標準導致了七氟丙烷失效
氣體滅火系統規劃標準(GB 50370—2005)中提到:3.3.11管網的管道容積,不該大于流經該管網的七氟丙烷貯存量體積的80%。此條文是沒有在標準中被標黑的“強條”之一,也是被許多規劃人員“忽略”的條件,一起很好地解釋了為什么FM-200只答應單元獨立,且傳輸間隔較短的原因。
七氟丙烷藥劑是在常溫、高壓情況下以液態辦法貯存,噴放進程中依托貯存的高壓氮氣作為動力源,來推進七氟丙烷在管道內活動的。
液態
七氟丙烷從壓力容器中被開釋出來時,跟著溫度、壓力的改變,會有一定的汽化,因而在管道中是氣、液兩相混合流,該混合物的活動特性隨管網方位不同而發作改變,混合物與管壁接觸時密度下降,在形成非線性壓力損失的一起,混合流的流速提高。七氟丙烷的這種特性要求有必要有合理的管網規劃,合理的管網規劃能保證混合物的流速足夠高,以便保持高湍流活動情況。
假如管徑太大,勢必形成氣液兩相別離,液體和氣體間歇開釋或兩相分層(氣液混合流無法在管道內以全充溢形態活動),那么作為七氟丙烷開釋的動力源—氮氣,就會先于七氟丙烷藥劑抵達噴嘴,進入維護區。這種情況下,雖然后續的七氟丙烷藥劑也會有大部分終進入維護區,但適當一部分藥劑將在10秒鐘后進入維護區然后形成滅火失效(有用滅火時刻為9-10秒)。一起,“假如七氟丙烷藥劑在10秒內不能悉數汽化,沒有汽化的部分將會分解出HF氣體(氟化氫)”,HF氣體遇水會形成強酸,在周圍環境發作一系列的腐蝕反應。這也是該產品要求10秒內噴放的底子原因。
幾年前某市機房內曾發作過一次七氟丙烷滅火系統發動但無法補滅火災的事故報導,其時報導說鋼瓶內沒有七氟丙烷藥劑,只向維護區內噴放了氮氣。其時一向認為是單個商家為下降本錢而將充裝量下降。現在想想,對氣液混合流問題及標準的誤讀,應該是形成此事故的真實原因。因為在幾年前標準對管網的管道容積比的問題選用的是,“不宜大于流經該管網的七氟丙烷貯存量體積的80%”。“應”、“宜”的一字之差,形成標準履行者的誤讀。也體現出標準擬定部分對用詞的科學性、精確性的改善與提高。
關于數據中心的建設者,在初步規劃及深化規劃階段都應由專業的消防技能工程師對本文提到的問題進行把關和具體的核算;在驗證測驗階段,依據實踐終的七氟丙烷滅火系統設備情況對消防管網的核算做具體的復核。
關于已投入運營的數據中心管理者,也應全面了解現有數據中心的氣體滅火管網是否存在相似問題和隱患,如有必要則應經過進一步的復核與驗證給出處理計劃。